AIMochi | 資安從員工做起:AI筆記破解2025年大型企業面對的網路攻擊危機
資安從員工做起:AI筆記破解2025年大型企業面對的網路攻擊危機

資安從員工做起:AI筆記破解2025年大型企業面對的網路攻擊危機

在疫情後數位轉型加速與科技日新月異的推動下,大型企業所面臨的網路威脅規模與複雜性正快速攀升。最為棘手的是,攻擊手法從傳統的入侵轉向結合AI與自動化的精準攻擊,如針對企業核心系統的勒索軟體襲擊,甚至內部員工或關鍵應用的資料外洩,讓風險格局早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攸關企業生存的全面挑戰。筆者透過 AIMochi 筆記工具,整理多方公開資訊和最新報導內容,來探索如何在日常作業時做好防範!

為何員工是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在大型組織中,除了外部黑客的威脅之外,員工自身因疏忽、知識不足或被釣魚手法欺騙,常成為資安漏洞的主要源頭。例如:

  • 惡意釣魚郵件通過郵件假冒、偽造發信人身分,誘使員工點擊附帶惡意軟體的連結或附件,使攻擊者能夠入侵企業系統。全球多份研究指出,超過90%的資安事件起因於社交工程攻擊,其中釣魚攻擊最為普遍與成功。

  • 對資料分類及敏感資訊缺乏警惕,員工可能不慎將機密資料放置在無適當保護的公用雲端或透過非正式途徑分享,導致企業核心資料的洩露與外洩風險劇增。

  • 密碼管理不當,如使用弱密碼、重複使用密碼,且未全面推行多因素驗證(MFA),大幅增加帳號遭盜取的可能,拱手讓駭客無障礙進入系統。近60%的企業尚未全面落實MFA,成為攻擊的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台灣資安事件通報中心(TWCERT/CC)統計,2024年台灣資安事件通報案件較前年成長20%,近年駭客紛紛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強化釣魚攻擊與勒索軟體變種,提升入侵成功率,且內部員工所造成的安全事件比例超過70%。這充分顯示人為因素在人企業網路攻擊事件中的核心影響力

此外,端點安全研究也指出,端點裝置(例如員工的筆記型電腦、手機等)常為攻擊首要目標。隨著遠距工作和BYOD(自帶設備)普及,企業難以全面掌握所有設備安全狀況,端點的安全缺口直接威脅整體網路安全。

因此,強化員工的資安意識與能力,是企業必須優先推動的防禦策略

  • 定期舉辦員工資安教育訓練,涵蓋識別釣魚郵件、保護密碼、資料分類管理等基礎概念,避免因「人員錯誤」釀成資料洩露。

  • 執行模擬釣魚攻擊演練,幫助員工實際操作並提升警覺性,讓攻擊者無機可乘。

  • 強制推行多因素驗證(MFA),減少因帳號密碼被竊所導致的入侵風險。

  • 配合零信任架構,嚴格管控用戶存取權限,最小化員工濫用或未授權存取的機率。

  • 建立清晰的事件通報及回應流程,讓員工在發現可疑狀況時能迅速反應,減少攻擊損害。

整體而言,資料與調查均顯示【員工行為、意識與能力】直接左右企業網路安全的成敗。即使企業部署了先進技術與系統,若忽略了對員工的資安管理與教育,依然難以抵禦日益進階且結合AI技術的網路攻擊。

綜合目前2025年的資安趨勢與權威分析,企業應視員工為首道且最脆弱的防線,以全面、定期且持續的員工資安培訓與意識提升,配合健全的存取控管與防禦機制,才能有效降低「人為錯誤」帶來的巨大資安風險,確保整體防線穩固且韌性十足。

2025年大型企業面對的網路威脅新態勢

根據Akamai與其他頂尖資安報告,2025年的網路威脅呈現以下特點:

威脅類型 特徵與挑戰 典型案例或趨勢
►勒索軟體 透過「勒索軟體即服務(RaaS)」模式,門檻低攻擊強,結合AI強化攻擊 JBS、Acer等國際巨頭曾受重創
►AI驅動攻擊      利用生成式AI製作釣魚郵件及可自學習惡意軟體,躲避傳統偵測 自適應惡意軟體、針對即時數據的攻擊
►內部威脅 內部用戶權限濫用或無意洩露資料,增加橫向移動風險 API漏洞、雲端錯誤配置帶來的資料外洩
►基礎設施攻擊    地緣政治衝突提升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供應鏈安全漏洞與複雜度增加      APT持續滲透攻擊,VPN設備成勒索跳板

 

這些問題挑戰企業必須在技術、流程與人才配套上同步升級,才能在威脅演變下保持韌性。

員工簡單可行的網路攻擊預防措施

大型企業可針對員工層面,透過以下簡單方法,有效降低被攻擊風險:

  • 強化密碼政策與多因素驗證(MFA),阻斷因密碼外洩導致的帳號入侵

  • 資安意識培訓,定期安排釣魚郵件演練、提示員工辨識網路詐騙

  • 保持作業系統與軟體即時更新,杜絕已知漏洞被利用

  • 限制員工存取權限,依據最小權限原則設計資料存取,防止濫用與內部外洩

  • 實施零信任架構(ZTA),將信任門檻設最低,不信任任何使用者或設備,持續驗證其身份與行為

  • 明確事故通報流程,員工一旦發現可疑事件,能立即回報並啟動應變程序

這些措施看似簡單,卻是支撐企業防禦體系的基石,一旦深化落實,可大幅降低網路攻擊成功率。

大型組織如何全方位強化網路安全?

除了員工防護,企業更需要系統化分層防禦策略:

  • 基礎加固:全面且及時更新作業系統、應用程式與硬體韌體,強化存取控制與日誌監控

  • 分層防禦:部署Web應用防火牆(WAF)、API安全、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防護,形成多道防線

  • 重點保護:關鍵資產如容器化環境、雲端服務實施實時監控與運行時保護(RASP)

  • 快速回應:培養專業資安團隊,導入AI威脅狩獵和自動化回應工具,提升事件發現與處理速度

這四步方法論不僅提升安全效能,更為企業營運提供堅實免疫力,避免面對攻擊時淪為被動救火。

從被動防禦轉向主動免疫,捍衛企業數位未來

2025年,網路安全將成為企業生存與成長的基石。面對AI強化的複雜攻擊,單靠技術投入已不夠,必須提升員工安全素養,並結合流程及技術實踐深度協同的防禦體系。

大型企業唯有從「員工的小動作」做起到整體的多層防護布署,才能在這場無形且不對稱的數位戰爭中保持堅韌彈性,守護企業聲譽與法規遵循,並持續發展壯大。

以上僅供參考與資訊分享之用,想快速了解更多資訊,透過 AIMochi 筆記工具,幫我們從海量資料中,梳理出關鍵資訊,讓我們精準掌握重要訊息!

馬上開始使用AIMo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