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ochi | 淡江大橋懶人包:設計亮點、交通改善與建設故事一次看
淡江大橋懶人包:設計亮點、交通改善與建設故事一次看

淡江大橋懶人包:設計亮點、交通改善與建設故事一次看

歷經30年的籌劃與建設,連接淡水與八里的淡江大橋終於在2025年底完工,預計於2026年第二季正式通車。這座橋梁不僅是台灣工程史上的一大壯舉,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跨徑450公尺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外型優雅,被譽為「寧靜舞者」。

工程挑戰:從頭難到尾的壯舉

淡江大橋的設計由全球首位普立茲克建築獎女性得主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操刀,她以大膽的曲線設計聞名於世。然而,這樣的設計也為施工帶來極大的挑戰。施工團隊表示,橋塔隨高度增加而呈現3D曲線變化,施工難度極高。參與工程的日籍技師平澤純也坦言,這座橋梁的施工難度「從頭難到尾」,能參與此項世紀工程,感到非常光榮。

多國專家聯手,克服重重難關

為了實現這一壯舉,施工團隊集合了來自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及德國等地的專業技術人員。其中,工信工程副總裁陳煌銘指出,主橋塔的基礎開發如同一個國小操場大小,單是圍堰就打了144支鋼管樁,施工難度可見一斑。

未來展望:交通便利與觀光新亮點

淡江大橋完工後,將大幅改善淡水與八里之間的交通瓶頸,預計可減少台2線竹圍路段17%及關渡大橋30%的交通量,縮短15公里的路程,節省約25分鐘的車程。此外,橋上設有人行道、自行車道、機車道、汽車道,並預留未來淡海輕軌系統「八里延伸線」的空間,滿足多元運具的通行需求。

台灣工程技術的驕傲

淡江大橋的建設過程充滿挑戰,但在多國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克服重重難關,為台灣留下了一座世界級的地標。這不僅是工程技術的勝利,更象徵著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卓越地位。

▎一段話概覽影片內容:

台北是台灣的首都。我昨晚抵達,今天前往工地現場。我由Masaoki接送,一個小時後到達淡水河口,正在興建的丹鑒大橋。橋塔目前高60公尺,完工後將達200公尺。橋塔的斷面隨高度變化,底部凸出,頂部凹陷,這對我們的攀爬解決方案是一大挑戰。我們使用兩種不同的攀爬系統來建造獨特的橋塔形狀。我決定在2025年完工時再次前來參觀這座全球最長的單塔斜拉橋,全長920公尺,高200公尺,由扎哈·哈迪德設計的丹鑒大橋。

▎逐字稿筆記(請點選"開啟劇院模式"):https://app.aimochi.ai/note/view/xdu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