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柏林(Chi Po-lin)是一位將夢想與責任化為飛行動力的導演和攝影師。他的名字與台灣這片土地緊密相連,因為他用獨特的空中視角拍攝出讓人驚嘆的影像,讓台灣人重新看見自己的家園,並思考環境與未來的關係。
齊柏林導演從小就對飛行充滿熱愛。當他成為空拍攝影師後,這個興趣變成了他探索與紀錄台灣自然景觀的工具。他花了數十年的時間,透過空中攝影,拍下了台灣各地的壯麗景色和日益嚴重的環境變遷。他不只是記錄美景,而是要提醒大家,環境的美好與脆弱往往只在一線之間。
《看見台灣》以空拍方式,俯瞰台灣的河川、山脈和城市,展現了人們看不見的環境變遷。影片中,他揭示了工業污染、過度開發等破壞自然的行為,同時也讓觀眾驚嘆於台灣自然景觀的壯麗。齊柏林深知,僅靠美麗的影像並不足以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因此他選擇將環境問題與視覺藝術結合,用最直觀的方式帶領觀眾「看見」台灣。
齊柏林的貢獻不僅限於他的攝影技術,他更是以實際行動推動環境保護。他的作品為台灣社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許多人在看過《看見台灣》後開始關注本地的環境議題,並參與到保護生態的行動中。
不幸的是,齊柏林在2017年執行《看見台灣》續集拍攝任務時,因直升機墜機意外身亡,享年僅52歲。然而,他的精神與理念卻通過《看見台灣》這部電影和他所傳遞的環保理念,繼續影響著後世。(延伸閱讀:https://lj.hkej.com/lj2017/article?id=1586971)
齊柏林的逝世,令人感到不捨和遺憾,讓我們一起和AIMochi 來快速看看齊柏林導演的故事吧!
▎一段話概覽內容
這起事故發生在2017年6月10日,一架隸屬於林天航空公司的貝爾206B3直升機在臺東縣池上鄉墜毀,機上3人全數罹難。調查發現,駕駛員服用了抗組織胺藥物,導致判斷力下降,加上長時間飛行,可能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飛安會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要求航空公司建立駕駛員用藥機制、加強風險評估,以及評估加裝飛航資料記錄器等,以提升飛航安全。
▎文章關鍵重點
1. 駕駛員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濃度過高導致嗜睡等症狀,影響判斷力。
2. 駕駛員在事故前24小時內飛行時數已接近法規上限,可能因過度疲勞而無法及時改正。
3. 事故直升機未裝飛航資料記錄器,調查過程中缺乏關鍵資料,難以斷定真正原因。
▎關鍵問答
1. 什麼原因導致直升機墜毀?
答: 主要原因是駕駛員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濃度過高,以及長時間飛行導致過度疲勞,影響了判斷力。
2. 飛安會提出了哪些建議?
答: 建議航空公司建立駕駛員用藥機制、加強風險評估,以及評估加裝飛航資料記錄器等,以提升飛航安全。
3. 為什麼調查過程中難以斷定真正原因?
答: 因為事故直升機未裝飛航資料記錄器,缺乏關鍵資料,使得調查過程中難以明確判斷事故原因。
▎逐字稿筆記:https://app.aimochi.ai/note/view/jw54c
▎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lb8yFyF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