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ochi | gpt-oss是什麼:AI筆記 OpenAI 六年蛻變,開放權重模型一次看
gpt-oss是什麼:AI筆記 OpenAI 六年蛻變,開放權重模型一次看

gpt-oss是什麼:AI筆記 OpenAI 六年蛻變,開放權重模型一次看

2019 年,OpenAI 公開 GPT‑2 權重,世人驚訝於震撼性能,卻也談論其安全風險;此後,OpenAI 開始偏向以封閉 API 形態商業化運營,形成 ChatGPT,成為全球 AI 平台龍頭。然而,六年過去,OpenAI 的內部創始使命——「讓人工智慧造福全人類」——似乎與高度封閉的策略出現裂痕。

直到 2025 年 8 月,OpenAI 宣布推出 第一款自 GPT‑2 後的開放權重推理模型gpt‑oss‑120bgpt‑oss‑20b。這一次,權重可自由下載、商業使用,讓中小開發者、研究機構,以及 AI 初創團隊都能真正「握到」OpenAI 的核心技術。

從使命到行動,這是一場六年理念的歸返,也是整個 AI 生態朝向「民主」與「普惠」的重要轉折。筆者透過 AIMochi 筆記工具,整理多方公開資訊和最新相關報導內容,一起來看看OpenAI最新釋出的GPT‑OSS!

什麼是「開放權重」?與 GPT‑2 有何差異

GPT‑2 是 OpenAI 首次公開的「開放權重」模型──使用者可下載、運行與微調。但其實從那時起,OpenAI 便以封閉 API 為主,未再提供開放權重模型。2025 年重新釋出的 gpt‑oss 系列意義重大:

  • 開放權重(Open-weight):使用者可下載模型的參數(weights),自由部署、引用與自訂,而非僅使用 API。

  • 與完全開源(open‑source)不同,OpenAI 不提供完整訓練資料與訓練程式,僅開放訓練後的權重參數。

  • 區別於 GPT‑2,gpt‑oss 內嵌更高效的混合專家(Mixture‑of‑Experts)架構、量化格式,以及指令式工具調用能力,可支援 Python 執行、網頁瀏覽與代理功能。

簡言之,gpt‑oss 系列是 OpenAI 以更成熟、更安全、更高效的技術重現「開放權重」理念。

技術亮點與兩個版本差異

這次 OpenAI 推出的兩款模型各司其職:

gpt‑oss‑120b
  • 1170 億參數,每個 Token 啟動約 51 億活躍參數

  • 採用 128 個專家 MoE 架構,每 Token 選取前 4 個專家。

  • 單張 Nvidia H100 GPU 上即可部署推理。

  • 性能達到 OpenAI 商業模型 o4‑minio3‑mini 接近水準,在推理、競賽數學、HealthBench 測試中表現強勁。

✅ gpt‑oss‑20b
  • 209 億參數,每 Token 約 36 億活躍參數

  • 採用 32 個專家 MoE 架構。

  • 可在 具備 16 GB 記憶體的筆電或邊緣裝置 上執行。

  • 性能達到 o3‑mini 級別,在各類推理與工具使用任務中仍有不俗表現。

兩者皆支援 chain‑of‑thought 推理步驟(CoT)、工具調用(web search、程式執行、結構化輸出)等 agent 流工作流程功能。並且採用 Apache 2.0 授權,允許商業使用與再散佈。

為什麼這麼重要?OpenAI 跳脫封閉策略的意義

1. 民主化 AI 再前進一大步

釋出開放權重模型意味 OpenAI 回應過去對「AI 造福全人類」理念的呼應,讓普羅開發者也能掌握核心技術,而非僅能透過封閉 API 接入。

2. 面對競爭抗壓策略

Meta 的 Llama 系列與中國 DeepSeek 等已經釋出類似模型,OpenAI 此舉是為守住研發盟友與市場領導地位,也凸顯美國在 AI 開放生態的競爭地位。

3. 小型開發者共創機會

gpt‑oss‑20b 可在常見硬體上運行,gpt‑oss‑120b 也僅需一張 H100 GPU,降低創業門檻,可支援本地推理、防火牆運行、高隱私應用、高度可定制服務開發。

4. 推動整個 AI 生態創新

有開源權重,便能自由微調、定制 agent 系統、接入 domain-specific 用例;這將為企業、學術研究者、小團隊開拓更多可能。

與傳統 GPT 系列的本質差異

特徵 GPT-OSS(120b/20b) 傳統GPT-3/4(專有)
◉ 權重釋出 開放(可自由下載、改造) 專有(僅開API,無法取得權重)
◉ 部署彈性 可本地運算、適合離線運用    僅雲端API服務
◉ 微調與再訓練     支援(高度可定制) 極有限/封閉
◉ 授權模式 Apache 2.0/商用靈活 專屬條款,限制多
◉ 推理能力 先進推理、思維鏈技術 取決於自家模型發展
◉ 價格 免費 按用量付費(一度居高不下)

 

未來的 GPT‑OSS 社群生態,勢必催生多樣 agent 平台與工具整合創新。同時,隨著 GPT‑5 (可能結合多模態能力) 的公布,OpenAI 將可能把 GPT‑OSS 定位為開放生態的重要一環,而不是直接替代其 API 商業產品,而是形成開放/商業兩條並進策略。

產業與社會意義:AI 民主化加速推進

此次 GPT-OSS 推出,是 OpenAI 針對 DeepSeek、Meta Llama 等競爭壓力下的戰略回應,也是回應 AI 民主化呼聲的具體行動。權重開放餘裕,不僅令開發者、創企與大企業均能持平競跑,更為個人、學界帶來創新新契機。

更重要的是,模型授權靈活、易於本地部署,勢必顛覆數據隱私與企業敏感場景,拔除「雲端單點壟斷」之勢,迎向多元競合新格局。

總結重點

  1. 首度釋出「開放權重」模型:gpt‑oss 系列是 OpenAI 自 GPT‑2 後首次回歸提供下載權重的重大變革。

  2. 兩版本定位不同:120b 適合高性能推理;20b 適合輕量部署與邊緣應用。

  3. 兼顧安全與性能:經過安全測試與對抗評估,並支援 chain‑of‑thought 和 agent 功能。

  4. 開放授權與生態效益:Apache 2.0 授權開啟商業與再利用,降低創新門檻。

  5. AI 民主化與全球競爭意涵:對抗 Meta/DeepSeek 等開放勢力,加速推動開發者生態與民主 AI 未來。

以上僅供參考與資訊分享之用,想快速了解更多資訊,透過 AIMochi 筆記工具,幫我們從海量資料中,梳理出關鍵資訊,讓我們精準掌握重要訊息!

馬上開始使用AIMo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