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ochi | AI筆記看美國民眾對關稅政策的矛盾心態:關稅大戰開打,然後呢
AI筆記看美國民眾對關稅政策的矛盾心態:關稅大戰開打,然後呢

AI筆記看美國民眾對關稅政策的矛盾心態:關稅大戰開打,然後呢

相信不論是否平常就有在關心政經消息,還是平常很少關注經濟狀況的人們,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最近美國總統川普的一系列關稅措施。因為美國近期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政策,引發了全球廣泛的社會關注和討論。​根據路透社與益普索(Reuters/Ipsos)在2025年4月8日的調查,73%的美國人預計關稅將導致未來六個月內消費價格上漲。 ​這一數據反映了美國當地民眾對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通貨膨脹風險的擔憂。有許多外媒報導各種消息,在各方訊息轟炸中,​筆者透過 AIMochi 快速整理最新美國人民對於關稅政策的想法,接收最新消息的同時事半功倍!

民意調查與數據分析

從資料整理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民眾對關稅政策的觀點呈現出高度兩極化,並且黨派傾向成為影響態度的主要因素。根據2025年初的全國性民意調查,約57%的受訪者反對政府近期實施的關稅措施,僅有39%表示支持,這顯示出多數民眾對此政策抱持保留甚至負面看法。

詳細來看,僅25%的共和黨選民表示反對這項政策,顯示大多數共和黨人仍堅定支持前總統川普提出的「美國優先」戰略,認為透過強化對進口商品的關稅,有助於保護本土製造業、抑制貿易赤字,並進一步提升美國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反觀民主黨人則幾乎一致反對關稅政策,認為這類貿易措施將導致消費成本上升、國際關係惡化,並可能損害美國經濟的長期穩定性。

伊隆大學(Elon University)於2025年2月所做的調查進一步揭露民眾對物價上升的強烈憂慮。調查指出,80%的美國人認為關稅將直接導致生活必需品與耐久財的價格上漲,其中有45%預期未來幾個月內將出現「大幅上升」的通貨膨脹趨勢。黨派分布顯示,93%的民主黨選民與79%的無黨派(independent)受訪者認為關稅將對物價產生直接衝擊,而即使在支持關稅政策較多的共和黨內部,也有高達69%表示擔心物價將因此而上升。

馬凱特大學法學院(Marquette University Law School)於2025年3月進行的另一項調查則揭示更多政策認知上的落差。整體而言,僅有32%的受訪者相信關稅將對美國經濟帶來正面影響,而多達51%的受訪者認為關稅政策對經濟發展「弊大於利」。進一步分析發現,61%的共和黨人認為關稅能刺激國內經濟、保護產業發展,顯示他們與川普政府的政策方向較為一致;但在民主黨支持者當中,卻有高達92%認為關稅對經濟造成傷害,並可能加劇階級與地區間的不平等問題。

整體而言,儘管部分民眾認同關稅在政治或戰略上的意義,但根據多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其帶來的經濟成本持憂慮態度。無論是來自中產階級的生活壓力、或企業因成本上升而面臨的營運困境,這些都強化了民眾對政策透明度與實效性的高度關注。在透過 AIMochi 整理資訊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持續追蹤民意調查結果與黨派立場的變化,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美國民眾對貿易政策的真實感受與未來走向。

經濟學觀點:關稅對家庭與產業的影響

從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出發,關稅實質上是一種間接稅,最終負擔往往會轉嫁至消費者端。當政府對進口商品徵收額外稅負時,企業進口的成本上升,不得不將成本壓力轉化為產品價格的提升。這不僅對家庭日常開支構成壓力,也可能引發全面性的物價上漲,推升整體通貨膨脹水準。

根據美國消費者聯盟(Consumers Union)在2025年初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有68%的受訪家庭在過去六個月內,明確感受到來自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的經濟壓力。其中,家具、家電、電子設備與日常生活用品是受到影響最明顯的類別。多數家庭表示,雖然可以短期內透過減少非必要開支因應,但長期而言已經開始侵蝕原本的儲蓄與生活品質。

這樣的關稅效應對中小企業的衝擊更為劇烈。許多製造業與零售業者依賴國際供應鏈取得零件、包材或原物料,一旦關稅上升,生產與進貨成本隨之上揚。以製造業為例,部分企業為維持生產線運作,不得不將成本反映在產品價格上,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也有不少業者選擇縮編、凍結徵才或減少工時,以降低營運壓力。這些調整不僅影響企業自身,也進一步牽動整體就業市場與地區經濟活力。

而在農業領域,關稅的影響則以報復性關稅為主,將對農民構成毀滅性打擊。以大豆產業為例,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溫後,中國政府對美國大豆徵收報復性關稅,導致原本依賴中國市場的美國大豆農戶瞬間失去主要出口管道。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與多家農業合作社的估算,農民收入將在未來一年內下滑超過25%,部分州如愛荷華州(Iowa)與伊利諾州(Illinois)的農場甚至面臨倒閉危機。

雖然聯邦政府啟動農業補貼計畫,試圖彌補農戶的出口損失,但補貼金額的撥付效率與範圍有限,仍難以彌補整體損害。許多農民表示,即便接受政府援助,也無法恢復對國際市場的信心,長期可能轉向耕種風險較低但利潤也較低的作物,進一步改變美國農業結構。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關稅政策不僅影響商品價格與消費行為,更可能對整體供應鏈與生產模式造成長遠影響。企業為了規避高額關稅,可能選擇將生產基地轉移至非受關稅影響的國家,例如越南、墨西哥等地。這類「供應鏈重組」雖可能帶動其他地區經濟,但也意味著美國本土的製造業與就業機會將面臨空洞化風險。

綜合來看,關稅對美國家庭與產業所造成的影響並非單一面向,而是涉及價格、就業、國際競爭與長期結構調整的多重變數。無論是消費者、企業主還是農民,在這場關稅變局中都難以置身事外,形成一場牽一髮動全身的經濟連鎖效應。

社會學觀點:關稅政策如何撕裂社會

在關稅政策的討論中,經濟數據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後更深層的,是文化、身份認同與集體情緒的對抗。社會學者強調,關稅政策的支持與反對,不僅體現出對全球化的態度,更折射出美國內部日益加劇的階級分化、文化戰爭與社會斷層。

根據《美國社會評論》(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刊載的一篇2023年研究指出,支持關稅政策的群體普遍分布在中西部與南部的傳統工業州,包括俄亥俄、密西根與賓州等地。他們過去曾是製造業興盛的重鎮,全球化的浪潮卻讓當地工廠大量外移,工作機會流失、社區衰敗。在這些地區,關稅被視為一種經濟上的「糾正手段」,同時也是對現代菁英主導的自由貿易體系發出抗議的象徵。

文化社會學者Arlie Russell Hochschild在其著作《家鄉的異邦人》(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中曾指出,美國藍領階級長期感受到「被忽視感」(deep story of marginalization),關稅政策因其明確的「我們 vs 他們」框架,成為政治情緒的出口——「我們要對抗剝奪我們工作的國家(例如中國)」、「我們要奪回美國的製造業與尊嚴」。

相對地,反對關稅的聲音主要來自東西岸的都會區、高學歷與多元族群的群體。他們普遍擁抱自由貿易、跨國企業合作與全球文化接軌。根據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分析,這些地區的經濟結構以科技、金融、創意產業為主,與全球供應鏈高度連結,因此更容易將關稅視為一種干預市場秩序的「過時工具」。

這樣的地理與階級分裂,也深深植入政黨政治之中。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4年的調查報告,約72%的共和黨支持者贊成提高對中國的關稅,並認為這是「捍衛國家經濟主權」的正當手段;而高達81%的民主黨支持者則表示擔心關稅會激化國際衝突,損害美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聲譽。

這種黨派分化不僅存在於政治論述,也蔓延至日常生活與社群互動。《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分析指出,社群媒體上關於關稅的對話呈現高度回音室效應(echo chamber),共和黨選民多引用如《福斯新聞》(Fox News)與《布萊巴特新聞》(Breitbart)等保守派媒體,這些媒體常強調「中國長期利用美國」、「關稅讓工作回流本土」等敘事;反之,自由派媒體如《CNN》與《華盛頓郵報》則重點關注關稅對民生物價與國際合作的負面影響,報導角度截然不同,進一步加深意見分裂。

此外,社會學家Craig Calhoun指出,現代社會的「結構性焦慮」(structural anxiety)使得民眾更容易被民粹式論述吸引。當傳統工作消失、生活成本上升,人們傾向尋求明確的對象來承擔責任。關稅因此不僅是一項政策,更是「誰該為我們困境負責」的象徵化工具,塑造出一個易於辨識的對抗架構——境外國家、全球企業、政治菁英。

這樣的集體心理結構,使得關稅政策不再只是「是否有效率」的理性辯論,而是深刻牽動民眾自我定位與歸屬感的社會鏡像。學者指出,這也是為何即便在某些經濟數據已顯示關稅可能造成通膨與產業壓力的情況下,仍有大批選民願意堅守對關稅的支持立場。

總結而言,關稅政策的爭議早已超越其經濟效應本身,轉化為一場關於「誰才是真正的美國人」、「誰的價值該被優先考慮」的文化政治辯論。這樣的撕裂與對立,若缺乏有效的社會對話與政策補償機制,恐將持續惡化美國內部的社會信任與制度認同。

矛盾中的共識與反思

關稅政策的實施引發了民眾在經濟與文化層面的廣泛回響。雖然不少人支持保護本土產業的初衷,但對物價上升與國際關係惡化的憂慮仍占上風。

從社會學角度來看,關稅政策加深了美國社會的分裂,但也讓人們更關注全球化與本土利益的平衡問題。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關稅的效應複雜,需謹慎評估其長期影響。最終,如何在全球貿易與國內經濟安全間取得動態平衡,將考驗未來領導人的智慧與視野。政策走向和經濟發展兩者緊密連結,牽一髮而動全身,各種資訊如雪片般襲來,AIMochi 能夠幫助我們在茫茫資訊海中,開闢出一條捷徑,幫助我們蒐集資料事半功倍!

馬上開始使用AIMo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