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生成公仔已不再只是概念,而是人人皆可親手打造的藝術品。筆者透過 AIMochi 筆記工具,整理多方公開數據與報導,深入解析最夯的AI模型公仔生成指令,揭露如何利用最新Google Gemini與LMArena等頂尖工具,將照片或繪畫瞬間化為細節豐富的3D PVC公仔。
不僅如此,本文還探討AI在其他創作領域的無限可能,如動態影片、像素風格人物、動畫角色等新穎玩法,與大家一起探索生成式AI帶來的創作浪潮與未來趨勢。從基礎指令到進階技巧,用最實用的方法引領創意新時代。
以目前最受歡迎的工具LMArena和Google Gemini為例,生成高質感3D公仔的流程大致分為:
準備一張清晰照片或繪圖素材,作為公仔原型。
在AI平台上選擇相應生成模型,像是LMArena的Gemini-2.5-Flash或Google AI Studio的Nano Banana。
使用方法如前文,輸入公仔生成的詳細指令,通常包括尺寸比例(1/7比例最流行)、姿勢表情與背景細節描述,如「請生成一個逼真且細膩的PVC公仔,擺放在黑色底座上,背景為電腦桌」等。
等待AI進行運算,約1-2分鐘後即可取得3D公仔渲染圖。
這些指令重視語意精準,能讓生成模型清晰理解細節並表現質感光澤,讓公仔生動逼真。不論是中文還是英文指令,現代AI模型都能高效執行,給創作者帶來極大便利。
1. 生成Q版且立體的人物像
"Chibi-style collectible figure of an elderly Taiwanese woman smiling, wearing a floral hair clip and patched cardigan, holding a small teacup. Soft rounded proportions, big warm eyes, pastel color palette, studio lighting, clean white background, high detail, 4k, front three-quarter view, png transparent background."
2. 生成多角度、立體且帶特寫的人物像
"Photorealistic 3D figurine of a young man in a leather jacket, 1:6 scale, matte vinyl material with painted details, neutral pose, articulated joints, 360° turntable render, soft rim light, gray seamless backdrop, high poly, include close-up on face and hands."
AI生成的創作已超越靜態模型,拓展至多元風格與媒介,例如:
動態公仔影片:結合AI影片生成工具,如玩美Video,把靜態公仔照片轉成會動的短片,宛如活過來般吸睛。
像素小人及Pixel art:用ChatGPT等工具生成復古像素風格角色,適合作為遊戲角色或社群頭像使用。
客製化卡通頭像:打造Memoji風格個人化卡通形象,為數位社交增添趣味。
風格化動畫轉換:將照片轉成吉卜力、皮克斯等知名動畫風格,滿足粉絲與創作者的多元需求。
這些創作形式不僅提升了使用者的參與感,更在網絡社群中爆紅,成為新的自我表達與交流方式。未來,隨著技術成熟,生成式AI將持續推動創作生態變革,帶來更多驚喜。
展望未來,AI生成公仔將不再只是靜態藝術品,將整合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與元宇宙技術,使公仔能與使用者互動,甚至具備智能反應功能。公仔不再只是展示品,而是個性化數位伙伴。
此外,跨領域整合:AI創作與3D打印、網遊虛擬物品、市場商業化相結合,帶來更多創新商業模式與藝術表達可能。生成式AI創作的無限潛力,正等待熱愛創意與科技的每個人親自開拓。
以上資訊僅供分享與參考之用,請自行保留獨立判斷。若想快速了解更多資訊,善用 AIMochi 筆記工具,幫我們從海量資料中,梳理出關鍵資訊,讓我們精準掌握重要訊息!